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2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86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261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44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445篇
  8篇
中国医学   324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感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属于中医学“疫病”的范畴,其病因为吴又可提出的“异气”,与六淫不同,具有生物学属性;侵袭人体主要造成气阴损伤,气化失常,湿饮停聚;治疗当以“逐邪为第一要义”,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377-5p 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的靶向关系以及通过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调控作用。方法:qPCR检测35 例人H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iR-377-5p 的表达水平。将HepG2 细胞分为对照组、mimic NC组、miR-377-5p mimic 组,qPCR 检测转染效率;EdU染色、Transwell 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miR-377-5p 过表达对HepG2 细胞增殖、侵袭及其增殖相关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 表达的影响;qPCR、WB检测miR-377-5p 过表达对HepG2 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77-5p 与HIF-1α 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HCC 组织中miR-377-5p 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377-5p mimic 组HepG2细胞中miR-377-5p 水平明显升高,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降低(均P<0.01),EMT、N-cadherin 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而E-cadherin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iR-377-5p mimic 组中HIF-1α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 或P<0.05)。miR-377-5p 靶向抑制HIF-1α 基因表达,并抑制VEGF通路的激活(均P<0.05)。结论:miR-377-5p 通过靶向抑制HIF-1α 基因表达和下调VEGF信号通路从而抑制HepG2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通过抑制长链非编码RNA-PCAT12(lncRNA-PCAT12)抑制胃癌(G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价值。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NU-1 细胞分为四组,A组,B组与C组加入0.03,0.06,0.09 μmol/L Rg5处理,对照组加入5% DMSO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PCAT12表达。结果:处理后24、48、72 h,对照组中lncRNA-PCAT12表达水平和癌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各实验组(P<0.05),C组均低于B组与A组(P<0.05)。实验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C组比B组与A组高(P<0.05)。转染48 h后,实验各组细胞迁移距离都小于对照组(P<0.05),而C组小于其他两个实验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5能通过抑制lncRNA-PCAT12的表达,且高浓度的效果更显著,可通过抑制GC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利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小鼠模型观察阿魏酸(FA)对TBI的神经保护作用,为防治TBI继发性损伤的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57/BL6小鼠采用小鼠重复轻度脑损伤模型进行造模。通过干湿重比值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与TBI组小鼠比较,阿魏酸组小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较TBI模型组明显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减少。结论阿魏酸可改善TBI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TBI小鼠脑含水量,改善TBI小鼠的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其机制与阿魏酸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汤化民  苟杰  银文杰  杨帆  林伟  禚波  王虹 《西部医学》2020,32(11):1684-1689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CTA)前瞻性单时相扫描联合低管电压、对比剂低流率及低用量方案(简称前瞻性“三低”方案)在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招募2019年8~10月进行集中检查符合标准的86例自愿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传统性多时相扫描组(传统组,46例)及前瞻性单时相扫描组(前瞻组,40例)。传统组使用碘帕醇370对比剂,前瞻组使用典迈伦400对比剂。以BMI=25 kg/m2为界限,分别采用80kV(BMI>25 kg/m2,<28 kg/m2)及70kV(BMI<25 kg/m2)管电压,四种不同的固定对比剂用量及流速方案。通过CT值及对比噪声比比较客观图像质量;基于Likert分级评分法进行主观图像质量比较,配对分析两组最终诊断结果的人数构成比差异及有效辐射剂量。 结果 两组客观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低于传统组,且有1例扫描失败,但整体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两组诊断结果敏感性相似。前瞻组辐射剂量更低,对比剂用量更少,流率更慢(P<005)。结论 前瞻性“三低”方案存在扫描失败风险,但在保证设备可靠性、受检者心率<80 bpm及BMI<28 kg/m2的前提下, 辐射剂量可低至04 mSv左右,使CCTA检查范围可扩大至对高危、无症状冠心病人群的体检。  相似文献   
6.
The purpose of this meta-analysis is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merits among laparoscopic-assisted operations and laparotomy oper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 disease.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Wanfang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the related articles. We analyzed dichotomous variables by estimating odds ratios (ORs) with their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and continuous variables using the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 with the 95% CI. The random-effects model (REM) was used to combine the results. The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operating time (OT), estimated blood loss (EB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OHS), mean first bowel movement (MFBM), and number of complications.Sixteen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se studies involved a total of 774 patients, 396 of whom underwent laparoscopic-assisted operations and 378 of whom underwent laparotomy operations. The EBL (WMD = −1.48, 95% CI = −1.82, −1.13), LOHS (WMD = −0.67, 95% CI = −0.86, −0.49), MFBM (WMD = −0.83, 95% CI = −1.05, −0.61), and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OR = 0.60, 95% CI = 0.40, 0.89)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laparoscopic-assisted operations than in laparotomy operations. The OT (WMD = 0.12, 95% CI = −0.05, 0.28)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aparoscopic-assisted operations and laparotomy operations.Compared with laparotomy operations, laparoscopic-assisted operations are generally safer and more reliable for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 diseas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5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4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围手术期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术后病理情况。(3)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ICC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腹腔镜中转开腹。(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切除,腹腔镜下右半肝(Ⅴ、Ⅵ、Ⅶ、Ⅷ段)切除,腹腔镜下右肝后叶(Ⅵ、Ⅶ段)切除,腹腔镜下扩大右后叶切除,腹腔镜下肝中叶(Ⅳ、Ⅴ、Ⅷ段)切除,腹腔镜下Ⅴ、Ⅵ段切除,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联合肝尾叶(Ⅰ、Ⅸ段)切除,腹腔镜扩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下Ⅵ段切除,腹腔镜下Ⅶ、Ⅷ段切除,腹腔镜左肝外叶(Ⅱ、Ⅲ段)切除,腹腔镜右肝肿块切除;手术时间(320.38±107.68)min;术中出血量(262.34±76.06)mL;术中输血率为0(0/58);术中肝门阻断时间(48±15)min;其中10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17.2%(10/58);术后胆瘘发生率为6.9%(4/58),保守治疗、通畅引流(T管负压吸引)后痊愈出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4±3.39)d;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1.84±0.57)d;围手术期内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病理情况:术中32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26例病理结果提示胆管细胞癌未行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切缘的病理报告均为阴性,4例淋巴结清扫并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3)随访结果:58例ICC患者中,49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肿瘤生存时间为4~36个月,28例获得无瘤生存,17例患者出现肝内转移并多发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发现肝内转移后行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失访。结论腹腔镜肝切除经验丰富的中心,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安全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GCE基因变异导致儿童期起病的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共同收集的9例经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以及多重链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确诊的SGCE基因变异导致的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对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男4例、女5例,起病年龄1岁~3岁2月龄.首发症状为肌阵挛者4例,肌张力障碍者5例.病程中,9例均有肌阵挛症状,8例有肌张力障碍症状.8例肌阵挛表现为双上肢不自主抖动.6例病程中曾有下肢突然抖动一下,导致步态不稳甚至跌倒.肌张力障碍症状表现为行走姿势异常,其中5例右下肢受累,3例左下肢受累.3例有阳性家族史.9例患儿智力发育均正常.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正常.基因结果示9例携带SGCE基因变异,其中3例为移码变异,2例为无义变异,2例为错义变异,1例为大片段缺失变异,1例为剪切位点变异;7例为遗传性变异,均为父源,2例为新生变异.治疗上,8例加用美多芭口服,6例肌阵挛较前有所减少,走路姿势不同程度改善.4例加用硝西泮,2例有效.结论SGCE基因变异可导致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多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起病,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均可为首发症状.非癫痫性肌阵挛是其突出症状,且有上肢优势特点.绝大多数病程中伴肌张力障碍,部分肌张力障碍可自行缓解.SGCE基因为母源印记基因,遗传性变异多为父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观察组治疗后胃电节律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胃动素(MTL)显著上升,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健脾消积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胃动力水平,调节脑肠肽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同龄无高血压Wistar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后脑缺血损伤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HR和Wistar大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为:pMCAO模型6 h组、假手术6 h组、pMCAO模型24 h组、假手术24 h组和正常组(均n=6)。采用线栓法制作pMCAO模型,术后6、24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制作脑冠状切片。术后6 h处死大鼠脑部切片行尼氏染色后在组织学层面上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术后24 h处死大鼠脑部切片行尼氏染色后计算脑梗死体积和水肿程度百分比。正常组脑部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计算脑部小血管壁/腔比。结果术后6和24 h,不同品系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尼氏染色示SHR神经元损伤重于Wistar大鼠。术后24 h SHR脑梗死体积百分比[(28.05±2.38)%]大于Wistar大鼠[(25.2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品系大鼠之间脑水肿程度差异无显著性。脑部小血管壁/腔比SHR[(11.46±3.74)%]较Wistar大鼠[(8.73±1.73)%]增大(P0.05)。结论 pMCAO术后SHR的脑缺血损伤程度重于Wistar大鼠,可能与高血压引起的脑侧支循环血管壁增厚、僵硬,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